生存大道理:要想端好粮食的饭碗,先要端稳能源的饭碗!
过去两年
全球粮食价格节节攀升
造成食物供应链紧张的因素有很多
其中,能源短缺的影响不容忽视
近日,国际能源署官网刊登了能源分析师列维和莫尔纳的文章,分析了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之间的依存关系。
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统计,2021年,全球面临严重粮食短缺的人数是2017年的3倍多,且今年还可能上涨17%,达到3.23亿人。
2020年中以来,在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下,粮食价格节节攀升。
这些因素包括疫情缓解后粮食需求恢复、不利的气候条件、贸易限制,以及粮食生产成本急剧增长等。
农业和食品行业需使用能源开展各项活动。
能源的直接使用包括自动灌溉用电、农机使用的燃油,以及食品加工、包装、运输和分销等各个环节所需的能源。
生产化肥和农药也需要消耗能源,这导致了大量的间接能源消耗。
氮是几乎所有植物必需的营养物质。化学氮肥的主要原料是合成氨,全球一半的氨都会转化为尿素——全球最常用的氮肥产品。
氨主要由天然气制成。全球每年生产氨需消耗约17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,相当于天然气消费总量的4%。天然气成本通常占氨和尿素生产成本的70%~80%。
2020年中以来,由于能源价格上涨,化肥价格上涨了两倍多,达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,尿素价格创下历史最高。
贸易限制也是化肥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。由于地缘政治因素,一些粮食和化肥产地出口受到影响。
中国、欧盟、美国、印度和俄罗斯是世界五大氨产地,总产量约占全球氨产量的2/3。
欧盟、美国和印度的氨产品主要依赖进口。印度使用的尿素有30%需要进口,巴西则接近100%。许多非洲国家也要进口尿素。这些化肥进口依赖度高的市场受到的冲击最大。
在这种情况下,种植户将减少购买和使用化肥,这可能影响粮食产量,加剧并延长粮食危机。
联合国全球危机应对小组指出,目前粮食和化肥市场的扭曲对小麦和油料作物的影响最为严重,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到下一个种植季,水稻供应会受影响,将影响亚洲和美洲数十亿人的生活。
国际能源署分析师认为,各国政府应采取果断行动,应对短期及中长期粮食安全问题。
应对短期粮食安全问题的措施:
加强能源和粮食供应安全方面的国际对话与合作,取消对化肥的贸易限制。
提高肥料利用率。
养分管理应遵循“4个正确”原则,即在正确的时间、正确的地点,以正确的用量施用正确的肥料。这样可以在不减少产量的情况下减少肥料用量,或者在化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粮食产量。
减少油气需求,以缓解市场供应压力。
应对中长期粮食安全问题的措施:
设计可持续的帮扶体系,使弱势群体免受高粮价影响。
进一步推动以安全、可持续的能源替代食品供应链中使用的化石燃料。
例如,氨生产脱碳一方面可减少化肥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,另一方面可减少化肥生产对天然气的依赖。
鉴于2022~2024年LNG出口产能增长较为有限,目前全球天然气市场供应紧张将持续。
这意味着化肥生产商的利润率和运营成本将面临持续压力,消费者可能将面临价格持续上涨。
-END-
策划/制作:张炅
文字:陈浩
互动话题
我们的衣食住行,处处都要用到能源。分享一下您生活中的节能小妙招吧~
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每周五出版的
中国石化报环球周刊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内容
(如需转载、合作,请在后台留言,我们会与您取得联系)